臺灣百吉廚電,見證臺企在重慶的成長之路。
今年2月,國臺辦推出“31條惠臺措施”,全力支持臺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隨著惠臺措施在各領域的全面鋪開,臺企在大陸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臺灣百吉集團董事長、重慶市臺商協會會長李文勛則見證了臺商在重慶的成長之路。
1965年的臺灣,正值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農村向城鎮發展。迎著市場的需求,精功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專業生產燃氣具。在耳濡目染父親的經歷之后,李文勛開始對燃氣具行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在1977年正式成立臺灣百吉集團,專業生產廚房電器。
1989年,李文勛只身來到重慶考察,四顧當時經濟仍顯落后的重慶,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重慶投資!朋友們對他的舉動很不理解,重慶的燃氣具制造業還未成氣候,為什么放著沿海市場的大把機會不要,偏要到偏遠的西南腹地“自討苦吃”?但李文勛看中的恰恰是其中潛在的廣闊發展前景。
1990年,李文勛正式投資重慶,成立重慶百吉廚房用具有限公司。同年,百吉熱水器正式投產。當市面上還在流行5升小流量和半自動熱水器時,百吉就推出了10升大流量全自動熱水器。
依托技術創新與大陸廣闊的市場,百吉獲得極大的發展,逐步發展成為集制造業、房地產業、教育的集團公司,擁有熱水器、燃氣灶、抽油煙機、消毒柜、凈水器、定制家具等產品系列上百個品種產品。百吉建有能效實驗室,并被人民日報和央視調查中心評為消費者喜愛的品牌之一,同時獲得英國SGS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對于國臺辦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李文勛表示:“國家及重慶對臺商的政策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臺灣百吉集團一直堅守質量與科技創新,走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道路,惠臺政策將讓百吉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歷經數百萬消費者的使用驗證,百吉近年來進行了系列技術創新,推出的5.2KW大火力聚能燃氣灶,熱效率高、加熱均勻,深受消費者喜愛。四層防炸面板技術,采用防炸玻璃、防炸膜、散熱粘結膠、無指紋不銹鋼,讓廚房安全隱患無所遁形。在細節上,百吉采用鋁硅合金一體化爐頭、紅外中心火搭配鎳鉻合金-蜂窩分火器、全鑄鐵聚能鍋架,大大提升了百吉燃氣灶的熱效率和耐久性。下置式瞬吸抽油煙技術也深受市場好評。
來渝20余載的李文勛,現擔任重慶市臺商協會會長。同時也是重慶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臺商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監事長、中華臺渝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他在見證臺商在重慶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兩岸企業間的交流。李文勛常說,臺商協會就是臺商們的“娘家”。在渝的臺商,只要有什么“疑難雜癥”,都會找到協會尋求幫助;協會也一直積極奔走、促進渝臺兩地的商企往來。
李文勛對多年來臺資企業在重慶的發展情況十分了解:“2007年以前,在重慶的臺商不管是投資額還是總體數量,在全國省市排名都很靠后。在那之后,重慶市政府大力招商引資,打造IT產業,像華碩、宏基等大型企業先后入駐,其他各類臺商也紛至沓來。再加上重慶直轄、渝新歐鐵路開通、‘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更是有效促進了臺資企業在重慶的落地生根。
如今,重慶早已一躍成為大陸臺資企業數量和投資總額排名前三的省市。“目前重慶的大小臺企有3000家左右,常駐重慶的臺胞約30000人。臺商對重慶GDP的貢獻,占到了22%左右。”談到目前臺商在重慶的現狀,李文勛的語氣中有感慨、有自豪。
胸懷廣闊天地,心中常存大愛;深耕實業不綴,回報社會不息。兩岸骨肉相連、血濃于水,李文勛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擔任重慶市婦女兒童基金會重慶臺商兒童暨家庭扶助專項基金董事長、兩岸同胞獻血聯盟主席,用一顆赤子之心,成就自己有溫度的事業與人生。